新闻中心
News Center近日,2018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南京展览中心盛大召开。作为中国材料大会衍生出来的行业论坛会议,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立足行业前沿,定位顶jian技术交流研讨。大会云集了大批新材料领域专业人士,包括院士、两岸三地业内专家、外行业前沿的企业高管等多位参会代表。
加快新材料创新 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
大会期间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会,邀请了业界多位专家学者到场演讲。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发表了报告《新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他提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亟需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作为构成系统的基础元素,材料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新材料的应用于新材料的创新同等重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也需要材料产业与系统应用领域的配合。
目前,世界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新材料产业发展与之息息相关。他通过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面的表现,引申出了材料发展与工业革命之间的联系。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再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国,21世纪的今天,新材料技术在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中都发挥着支撑性、性的作用。以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例,材料可以使人工智能具有更好的性能,而人工智能反过来也可以引发材料科学变革。报告中,邱院士还特别谈到,2018年是多位伟人诞辰周年纪念,包括马ke思诞辰200周年、*同志诞辰120周年、师昌绪院士诞辰100周年。
清华成立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随后,他介绍了目前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清华大学在这一领域的科技成果。航空发动机研制挑战工程科学技术的极限,是国家综合国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然而,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也有着诸多困难,包括可靠性的极限、工程科技的极限。况且,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需要10到15年不断投入大量成本,可以说相当“烧钱”。
不过,这些困难并未浇灭清华大学研制航空发动机的热情。2018年12月18日,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揭牌成立,主动请缨,走自主创新之路。清华大学具有开展航空发动机研究的良好条件,具备学科基础和人才积累,在航空、力学、机械、材料、热能、电子、控制等学科拥有优势。未来,清华大学也将聚焦基础理论、人才培养、前沿探索,加强和航空产业界、兄弟高校的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