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安全预警、暖通空调调控及职业卫生评估中,非分散红外一氧化碳分析仪持续捕捉空气中微量CO的踪迹,为生命安全与环境健康提供关键数据。其高选择性、稳定性和灵敏度源于精密的光学系统,而长期可靠运行则离不开科学的维护保养。掌握非分散红外一氧化碳分析仪的维护方法,才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一、气路系统的定期“清道”
样品气路是仪器的“呼吸道”,易受灰尘、水汽或油污堵塞。建议每月检查进气口滤膜,发现污染及时更换;每季度拆卸管路,用无水乙醇或压缩空气清洗,防止颗粒物堆积影响气流稳定性。对于高湿环境采样,务必定期更换干燥剂(如硅胶或分子筛),避免水分进入光学腔体,干扰红外吸收。
二、红外光源与探测器的“呵护”
红外光源(通常为微型电热丝)和探测器是仪器的“核心感官”。避免频繁开关机,以延长光源寿命。保持仪器内部干燥,防止冷凝水在探测器窗口凝结。若发现零点漂移或灵敏度下降,应检查光源是否老化,必要时进行更换或专业校准。
三、光学腔体的“明眸保养”
测量气室内的反射镜面和红外窗口片对光路纯净度极为敏感。每年应由专业人员拆解清洁,使用专用镜头纸和溶剂轻柔擦拭,去除灰尘与有机残留。切勿用手或粗糙材料接触镜面,以免划伤导致信号衰减。
四、传感器与电路的“健康监测”
定期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稳定,对比标准气体标定值,若偏差超过±2%FS,需进行重新校准。同时,查看电路板有无受潮、腐蚀或元件老化迹象,确保供电电压稳定,接地良好。
五、软件与数据管理
定期更新仪器固件,优化算法性能。备份历史数据,检查报警功能是否正常触发。
六、建立维护档案
记录每次清洁、校准、更换部件的时间与结果,形成可追溯的维护周期。